产品详情:一种编织袋自动解绳装置的制作方法
来源:乐鱼体育平台 发布时间:2025-04-25 06:48:38
导航:X技术最新专利包装,储藏,运输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2.目前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编织密度是指 100mm
100mm编织物内,经纬纱的根数,而编织袋包装货物运输到指定位置后则需要将其进行拆卸,编织袋大多采用线绳缝合固定,但是现有的编织袋并没有可以自动解绳的装置,例如;
3.现有的编织袋解绳大多通过手动拽住拆线绳进行拉扯,长时间和大规模的拆线则会增加劳动力,且手动解绳需要工作人员站立解绳,费时费力。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织袋自动解绳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袋自动解绳装置,包括吊轨和套杆;
6.所述吊轨内部安装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底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底部安装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左侧插入有拉杆,所述拉杆右端安装有夹板,所述拉杆外侧且位于夹板左侧套置有弹簧;
7.所述吊轨右侧前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传输带传动连接,所述套杆内侧上方活动安装有内杆,所述套杆前侧上方旋转安装有锁紧螺栓;
8.所述吊轨顶部两侧安装有套杆,所述套杆右侧下方安装有电源线,所述套杆前侧下方安装有控制开关。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板外侧以及夹持座内部右侧均安装有橡胶垫。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源线与控制开关以及电机串联连接。
14.1.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自动解绳装置,本装置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拽动绳索进行解绳工作,使得工作人员可坐在工作岗位上进行解绳工作,无需站立解绳,且能够加速解绳速度,有效提升解绳效率,省事省力。
15.2.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自动解绳装置,通过套杆位于内杆上伸缩就可以实现高度的调节工作,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工作台,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9.图中:1、吊轨;2、套杆;3、内杆;4、支架;5、电机; 6、夹持座;7、拉杆;8、拉球;9、弹簧;10、夹板;11、橡胶垫;12、控制开关;13、电源线、传输带。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方法、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除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详细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编织袋自动解绳装置,包括吊轨1和套杆2;
24.所述吊轨1内部安装有传输带16,所述传输带16底部安装有支架4,所述支架4底部安装有夹持座6,所述夹持座6左侧插入有拉杆7,所述拉杆7右端安装有夹板10,所述拉杆7外侧且位于夹板10左侧套置有弹簧9;
25.所述吊轨1右侧前端安装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与传输带16传动连接,所述套杆2内侧上方活动安装有内杆3,所述套杆2前侧上方旋转安装有锁紧螺栓14;
26.所述吊轨1顶部两侧安装有套杆2,所述套杆2右侧下方安装有电源线前侧下方安装有控制开关12。
27.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通过电源线接通电源,需要解绳时,工作人员通过拉杆7将夹板10向外拉动,再将线 即可推动夹板10对绳索进行夹持,再经过控制开关12启动电机 5,电机5带动传输带16移动,从而带动支架4以及夹持座6进行移动,通过夹持座6的移动即可拽动绳索完成解绳工作,当夹持座6移动置最右端时电机5将会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夹持座6 再次回到最左侧,便于下组编织袋的解绳工作。
29.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安装孔15可便于装置位于工位上的固定安装工作。
31.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橡胶垫11可使夹板10与夹持座6夹持绳索时更为牢
3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拉球8可使拉杆7的拉出更为省力便捷。
34.其中,所述电源线.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经过控制开关12可便于电机5 的启停控制。
3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编织袋自动解绳装置,包括1、吊轨;2、套杆;3、内杆;4、支架;5、电机;6、夹持座;7、拉杆;8、拉球;9、弹簧;10、夹板;11、橡胶垫;12、控制开关;13、电源线、传输带,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电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监控电脑和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使用时,首先通过安装孔15可将内杆3安装于工位上,此时可通过电源线 接通电源,需要解绳时,工作人员通过拉杆7将夹板10向外拉动,再将线即可推动夹板10对绳索进行夹持,再经过控制开关12 启动电机5,电机5带动传输带16移动,从而带动支架4以及夹持座6进行移动,通过夹持座6的移动即可拽动绳索完成解绳工作,当夹持座6移动置最右端时电机5将会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夹持座6再次回到最左侧,便于下组编织袋的解绳工作,本装置可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拽动绳索,使得工作人员可坐在工作岗位上进行解绳工作,无需站立解绳,且能够加速解绳速度,有效提升解绳效率,省事省力,而通过套杆2位于内杆3上伸缩就可以实现高度的调节工作,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工作台,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础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能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 压力容器及管道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 2. 压力容器及管道循环塑性分析与可靠性研究 3. 过程装备检测技术与结构完整性评价 4. 过程及装备计算机辅助工程